小编说
电,我们现在一刻也离不开它。那么,电是怎么到我们家里的?经常出国溜达的小伙伴都知道,到某些国家一定要带上电源转换器。由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电力环境不同,民用电压也存在差异,各国电器的电压适用范围也不同。
先来看一组各国民用电的电压情况:
100V:日本、朝鲜(仅2国)
110~130V:美国、加拿大、巴拿马、古巴、黎巴嫩、墨西哥等国,以及中国台湾等约30国(地区)
220~230V: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中国、新加坡、中国香港(200V)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希腊、奥地利、荷兰、菲律、泰国、挪威、新加坡、印度、纽西兰、澳洲 ……约120国(地区)
当然,采用220~230V电压的国家里,也有视地区需要并用110~130V电压的情形,如瑞典、俄罗斯。
旧中国生产力低下、经济不行,能减少一点损耗、减少一点铜等金属的消耗,当然是很好的,220V容易被供电运营商接受。
清光绪十六年(1890)上海开始使用白炽灯,电压为100V,光绪二十七年(1901)上海公共租界开始日夜供电,电压改为200V。
1930年9月12日,国民政府以建设委员会会令形式公布中国第一个电压频率标准,规定220V和50Hz作为中国的标准电压和标准频率。
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,能省一点当然也是很好的。所以,多次制定的"额定电压和频率标准"以及"供用电规则",都是沿用220V作为标准。
那么,110V的电比220V的电要安全一点吗?
原则上,越低的电压自然安全性越高。有人计算过,在对人体产生病生理反应甚至致命性的危害的时间上,110V需要的时间确实要长于220V,差个100毫秒左右……
但实际上,110V和220V都大大超出了安全电压的范围。
此外,在触电的时候,真正决定安全性的是经过的电流大小,所以是否发生危险,更取决于触电环境。
来源:科普中国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