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投资融资活动整体低迷的背景下,风险投资公司对人工智能(AI)的投资却在倍增。
标普全球市场财智(S&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)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,全球排名前35的风投公司宣布了51轮AI投资,高于去年同期的31轮。AI在公司总投资中占的份额,也从2023年初的十分之一,增加到2024年初的五分之一。
在众多AI领域中,垂直类的AI应用成为投资焦点。2023年至今,顶级风投公司参与了91轮垂直AI领域的融资,这些融资专注于解决特定行业的挑战和需求。
相比之下,可应用于多个行业的横向AI应用进行了76轮融资,其中只有14轮流向了也拥有基础模型的公司。
垂直类AI应用为何受到风投青睐?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分析认为,投资者逐渐意识到,基础或通用模型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独立商业模式。虽然像OpenAI这样的基础模型提供商推动了AI行业的发展,但对于新兴玩家来说,构建和训练新模型成本过高,难以与巨头竞争。
延伸阅读
亚太人工智能科技风投 去年投资额重挫46.5%
我国精深科技风险融资交易量去年增逾三成
因此,风投公司把注意力转向做垂直类应用的公司,这些公司利用第三方基础模型,构建用于特定消费者或商业目的的软件。
数据显示,垂直领域的91轮融资中,很多资金流向了在医疗保健、生物技术、法律、营销和国防等领域应用生成式AI的公司。
另一关注领域为AI基础设施风投的另一个关注领域是AI基础设施,2023年至今,顶级风投公司对该领域进行了68轮投资。
一种是软件基础设施,例如,能帮助公司更快、更低成本地构建生成式AI应用的数据库提供商Pinecone Systems,估值在2021年到2023年间增长了10倍,达到7亿5000万美元(约10亿新元)。
硬件基础设施公司的回报更为显著。例如,专门为AI应用提供云服务的CoreWeave,其估值从2023年年中的20亿美元飙升至最近的190亿美元。
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统计,自2023年以来,在AI领域投资最活跃的风投公司是Andreessen Horowitz、红杉资本(Sequoia Capital)和General Catalyst,分别投资了29轮、26轮和19轮。
此外,由于大多数生成式AI还处于早期阶段,融资多来自专注早期投资的风投基金。后期基金则更多投资于AI基础设施,以及生物技术、保险和机器人领域的垂直AI公司。